两大企业battle的过程,我不认为会两败俱伤,恰恰相反的是,在这个科普、举报以及论证的过程中,两家企业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资料图片)
长城控诉比亚迪使用更低标准的常压油箱,存在偷工减料、恶意竞争、无法满足环保法规的问题,比亚迪同样给予了回应。其使用的常压油箱并非普通的常压油箱,而是有技术专利注入的,能够有效解决燃料气化的问题。
混合动力车辆最好的匹配就是高压油箱,高压油箱能够承受一定气压,混合动力车型存在长期不使用内燃机的问题,汽油气化之后不容易挥发,常压油箱则会出现这一问题。
比亚迪对外声明,其使用的常压油箱能够在车辆EV模式行驶情况下,根据提前建立的碳罐吸附模型来吸收多余的燃油蒸汽。简单来说,其使用的常压油箱也是经过设计的,并非传统消费者认知中的普通常压油箱。
这说明,比亚迪本身在核心技术上的确做了一些储备,并且对这一技术申请了专利号。
专利内容就是“车辆处于EV模式时,根据预先建立的碳罐吸附模型确定碳罐吸附量,当碳罐吸附量大于预设数值的情况下,将所属电动模式转化为混动模式以进行碳罐释放”。
简单来说,比亚迪的常压油箱有一个碳罐,长时间不使用燃油的情况下能够吸收燃料蒸汽,如果超出了吸附能力,启动内燃机进行释放。
从这点上来说,的确比亚迪做了努力,同时也做了前瞻性思考。
这一思考建立在比亚迪几十年制造电气化产品的技术上,从第一代混合动力车型到现在也已经走过了十几年时间,核心技术工程师也知道燃料蒸汽排放之后对空气造成的污染非常严重,所以在常压油箱上也进行了一些技术处理。
显然,这种处理是合理的。
的确,在比亚迪发布这一专利时,外界对其使用常压油箱的误解比较深,这一专利的发布的确为比亚迪扭转了一些劣势,但网上同样有一些声音需要回应。
1、如果这种技术的常压油箱非常合理,技术过关并且控制污染的能力达标,为什么比亚迪只在销量大、定价低的秦、宋车型上使用常压油箱,高端车型上仍然是高压油箱。
2、为何出口海外的车型不使用这种专利的常压油箱。
当我们思考一件事的时候,其实一定是要多方面分析,长城控诉比亚迪,未必是因为在销量上落了下风引起的不满,使用常压油箱在生产成本上可以做得更低,比亚迪就有更多的空间来降低售价,市场的竞争力就会有提升。
这对于使用高压油箱的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其它企业无法通过这一环节来降低成本提升价格吸引力。
对于常压油箱的争议,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新的转机,比亚迪的确拥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但这种技术储备是否能够真正意义上补齐常压油箱和高压油箱的表现差距,的确需要专业技术鉴定。
从科学角度来看,混合动力车辆不常使用油箱的特性,匹配能够减轻油箱压力的高压油箱的确是一种最好的决策。